如何读懂市场以及合理交易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命题,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接下来将从复盘、感知赚钱效应、情绪周期、交易逻辑与技巧等多方面来进行详细阐述。
一、复盘:炒股者的常规工作,培养股感的关键
对于炒股的人来说,复盘是一项常规性工作,它能解决日内交易问题,做好次日计划,还能让人感知市场变化等诸多日常内容。而复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看股票,这是一项谁都无法帮你完成的工作。当你看多了股票之后,股感就会逐渐培养出来。在复盘过程中,要多看分时图、股票形态,尤其是形态,因为市场处于不同阶段时,热门形态也会有所不同。
股票的走势,其实从侧面反映了资金流向以及大众情绪。当股票发生价格变化时,一定是先有逻辑出现,然后资金进行引导,最后才会发生价格的变动,这些最终都会体现在个股的形态上。这里所说的大众,可以将其理解为散户。散户通常不具备综合调研能力,因此只能通过大量翻阅股票来发现价格变化,进而找到其中的逻辑关系。
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散户而言,情绪往往落后于价格。比如,一只股票从 10 元涨到 11 元,此时你才开始知晓其中的逻辑。那些一直无人问津、在低位徘徊的股票,往往是没有好逻辑驱动,资金没有参与其中。当股价涨到 11 元,其逻辑逐渐被你认可后,你愿意以更高的价格买入,才会涨到 12 元,随后稍后知后觉的投资者又愿意以更高的价格买入,股价才会涨到 13 元,以此类推。由于散户的认知存在后知后觉的情况,当所有人都认可这个逻辑时,股价往往也就到达了最高位。大众的情绪是相对滞后的,而情绪又是多数人亏钱、少数人赚钱的因素之一。所以,作为投资者,要努力做到先于大众发现逻辑,在市场价格变化初期就及时发现并买入。
个股价格从低到高,直至到达顶部的整个过程,其实就是逻辑被市场逐渐认可的过程。当逻辑变得越来越明显,大众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时,股价也基本接近顶部区域了。就拿 2015 年的新能源板块来说,当初新能源刚兴起时,外界质疑声不断,然而如今的机器人和 AI 板块同样面临这样的处境。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多翻阅股票、多看研报,不断积累自己的市场认知。
二、感知赚钱效应:短线交易的关键因素
对于散户来说,感知赚钱效应这一点极其重要。在网络上有许多老师会指点指数的走势,天天猜测指数是涨是跌。然而,在短线交易中,虽然对指数的依赖程度不是特别大,但指数却依然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指数没有太大问题的前提下,短线交易更看重的是情绪,而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赚钱效应,赚钱效应又能反映出主流资金的态度。
短线交易的终极武器就是控制回撤,而控制回撤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做到杀伐果断。一旦赚钱效应明显转弱,就要敢于及时出手。在量化主导的市场环境下,如果市场要下跌,往往就是一天持续下跌的状态。当触发了量化的卖点之后,就会出现持续的卖出情况,所以在早盘及时卖出,基本就能在日内相对较高位附近完成操作。
三、情绪周期:市场运行的阶段性特征
情绪周期在当下量化主导的市场中,其用处相对不是特别大,但在以前,情绪周期的打法还是非常有用的。简单来说,市场的周期主要分为三种,上升期、混沌期以及退潮期,这三者之间可以相互相对切换。
对于散户而言,主要需要了解上升期和混沌期的特点以及应对策略。上升期通常会有明确的主线,一般是在指数出现大阳线或者长下影线时开始启动,之后呈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不断创出新高,这就是上升期的典型特征。北交所板块具备了上升期的特征。在上升期,投资者应当重拳出击,大仓位积极参与。
而混沌期的市场表现通常是指数呈现箱体震荡的状态,没有清晰明确的主线,市场题材不断轮动,板块之间存在着一种跷跷板关系,低位补涨的现象较为突出,高低切换成为主旋律。
四、交易逻辑与技巧:合理买卖与仓位控制的要点
在交易过程中,无论是买入还是卖出,都必须基于一定的逻辑。买入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的卖出策略。没有人能够在最低点买入,然后在最高点卖出,但交易者需要为自己的买卖找到合理的依据。从细节方面来说,可以结合一些技术指标来进行辅助判断,比如 MACD 值等。一般来说,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自己的买点来倒推分析。
盯盘页面的设置其实相对简单,不过每个人的习惯和需求各不相同,关键在于要清楚自己想要看到什么信息,以及那些看到了会对自己的交易有帮助的内容。在电脑盯盘页面中,通常会包含以下几类要素:
- 主要指数 :常用的就有昨日炸板、昨日高振幅等指标。
- 概念指数 :通过概念指数可以一眼看出各个板块的涨跌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个股是哪些。
- 梯队结构 :用来观察市场中不同层次股票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 自选股 :主要涵盖一些核心龙头个股以及联动性较强的股票,方便重点关注和跟踪。
- 短线精灵 :这是一个可以及时捕捉短线机会和动态的工具。
- 分时图、十档行情、逐笔成交明细 :这些细节数据能够帮助分析股票的实时交易情况和资金动向。
- 涨幅榜和涨速榜 :了解市场上股票的价格变动幅度和速度,从而把握市场热点和动量。
基本来说,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盯盘页面,当然具体的排列布局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以及不同市场时期的关注重点来进行灵活调整。
在仓位控制方面,买卖决策首先要基于自身的逻辑。如果你认可股票 A 的逻辑,并且比较笃定其走势,买入三成仓位是可以的;同时如果觉得股票 B 也不错,买入一成仓位也未尝不可。仓位的设定首先需要参考自己的风险偏好,即便你选择单吊某只股票,只要自己能够承受相应的风险也是可以的。
一般来说,在正常市场环境下,两成仓位可以视为一个标准仓。在上升周期里,经常会提到低频重仓的策略,此时对于单一个股来说,是可以适当超配的。因为在上升期,市场的容错率相对较高,即使当天出现一些波动,次日往往也会有修复的机会。最忌讳的就是仓位管理过于随意,比如在上升期只敢一成一成地尝试,而在退潮期却反而加大仓位,这样的操作很容易导致亏损速度加快。
对于偏分仓型的投资者来说,在正常情况下会将仓位分得比较散,只有在上升期,才会对某些看好的股票进行超配操作。在交易过程中,如果开盘出现冰点的情况,那么卖出操作可以适当延缓;同样地,如果开盘时市场情绪并没有出现走弱的迹象,卖出也可以慢慢来。如果所在板块呈现出持续加强的态势,卖出同样可以放慢节奏。如果个股在均线处出现震荡,也可以多观察一段时间,尤其是北交所的股票,很容易出现脉冲式上涨的情况。
总体而言,交易的本质无非就是买和卖,关键在于要把握好顺序,当情绪加强时,应当先买后卖;而当情绪出现分歧时,则应先卖后买,千万不能把顺序搞反了。
- 盘前根据消息面,做新题材的竞价 :包括主流热点题材的竞价,重点关注竞价封单情况,并将其添加到自选股票池中,方便后续跟踪和分析。
- 盘中关注事件催化下的低位题材异动 :这里的关键词在于 “低位”,因为低位题材往往具有较大的上涨潜力和空间,一旦受到事件催化,可能会引发市场的关注和资金的追捧。
- 关注前一天题材冲高大回落,留长上影线,隔日竞价超预期转强的竞价情况 :这种情况可能意味着市场对该题材的关注度和预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存在反转或者继续上涨的机会。
- 连续冰点分歧后的修复日 :在市场经历连续的冰点和分歧之后,往往会迎来修复的日子,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好的交易机会,需要特别关注和把握。
总之,在股票市场中,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读懂市场,进行合理的交易。
本文非原创,原内容源于大佬日常分享,使用AI工具总结生成,方便自己学习和记忆。
1 | |
欢迎访问:天问博客
发布时间: 2025-05-25
最后更新: 2025-06-03
本文标题: 如何读懂市场,如何合理交易
本文链接: https://www.tiven.cn/p/36b14110/
版权声明: 本作品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进行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


